文章详情
返回在刚刚揭晓的中国地质学会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银锤奖)评选中,我院校友李大鹏、宋到福喜获“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金锤奖”荣誉称号,黄兴龙获“第十七届青年地质科技奖——银锤奖”荣誉称号。青年地质科技奖是由中国地质学会主办的中国地质界青年的最高荣誉奖,分为金锤奖和银锤奖。 附:获得“金锤奖”校友简介:
李大鹏,男,1986年3月生,博士,高级工程师,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现任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科技创新中心主任,自然资源部金矿成矿作用与深部找矿科技创新团队、山东省地质科学研究院泰山学者研究团队核心成员。 李大鹏同志于2008年6月本科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2013年1月博士毕业于中国地质大学(北京),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专业。于2010年获李四光优秀学生奖、2015年入选自然资源部杰出青年科技人才、2018年入选山东省泰山学者青年专家、2018年12月荣获山东省直机关最美青年、2019年5月荣获山东青年五四奖章,并受到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亲切接见、2019年6月荣获山东向上向善好青年、2019年7月荣获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 李大鹏同志近年来一直致力于岩浆过程与金属矿床成矿作用研究,先后主持国家自然基金项目2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子课题1项,山东省重大科技创新工程项目1项,其他省部级重大项目10余项,发表论文50余篇,其中被SCI/ EI检索18篇,合作出版专著4部;获自然资源部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全国十大科技进展2项,山东省十大地质成果2项,山东省国土资源科学技术奖一等奖3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1项。在胶东金矿成矿作用与重大地质问题研究、长江中下游多金属成矿带岩浆成矿作用、大型矿集区硫/氧化物演化格架及我国西部大型火山岩型铁矿带叠加成矿作用研究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绩。通过研究认为胶西北金矿集区“NNE向、南倾铲式”系列断层是主控矿构造,幔源成矿物质(流体)随岩浆活动参与区域金成矿作用;研究发现中低温-高碲逸度环境下的碲类质同象置换硫而参与成矿是归来庄金矿床碲元素参与成矿的主要地球化学行为;通过幔源岩石包体研究,证明了在上地幔岩石圈或者更深的地方存在大量硫源,提出壳幔活动是长江中下游巨型多金属成矿带的根本动力与物质源泉;对我国重要的阿吾拉勒特大型铁成矿带进行系统的地质学、矿床学研究,提出叠加成矿作用是形成新疆阿吾拉勒大型富铁矿的主要成矿机制,并建立了区域成矿模型。所在团队通过创新成矿理论,指导深部矿产资源勘查,实现了鲁西归来庄矿田深部金矿资源量增加20余吨的新突破。所在团队在国内率先在胶东地区开展35km深部探测工作,并依托于3000米科研深钻发现了目前我国最深的金矿体,成功实施“中国岩金第一见矿深钻”,攻克了我国长期面临的深部资源勘查技术难题,为我国矿产资源深部勘查突破做出突出贡献。
宋到福,男,1983年11月生,博士研究生。宋到福同志于2006年6月本科毕业于山东科技大学地质工程专业,现任中国石油大学(北京)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油气资源与探测国家重点实验室固定成员,中国地质学会与欧洲有机地球化学家学会会员,《石油科学通报》青年编委。主要从事有机地球化学、油藏地球化学和石油地质学方面的教学与科研工作。迄今共发表专业论文21篇,其中在《Organic Geochemistry》、《Energy and Fuels》、《Marine and Petroleum Geology》、《AAPG Bulletin》等国际性专业主流期刊上,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SCI收录论文11篇,在有机地球化学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取得重要创新性认识与成果。 主要学术成果: 1、在准噶尔盆地西北缘中泥盆统呼吉尔斯特组中,发现国内外罕见的叶片状角质残植煤,此特殊煤种在我国北方地区泥盆纪地层中尚属首次发现,经孢粉学及植物化石研究,提出其主要成煤植物为石松类。此外,在该角质煤中还首次鉴定出国内外文献从未报道过的降阿替烷等四个系列,共25种新的四环二萜烷类生物标志化合物。众多新生物标志物的发现,进一步将四环二萜烷生物标志物的时代分布与生源,从中-新生代裸子植物树脂,追溯到早古生代蕨类植物角质层。上述成果在煤地质学、分子有机地球化学和古植物化学演化上,均有所创见,在论文评审中得到国际二萜类专家的充分认可。 泥盆纪是地史上第一个成煤期,泥盆纪角质煤在北疆地区的首次发现,对于研究早期裸蕨/石松类植物成煤作用及高等植物的演化,均有非常重要科学意义。 2、首次提出、证实硫酸盐热还原蚀变作用(TSR)是导致塔里木盆地部分探区原油轻烃Mango参数K1值异常升高的主要原因,并提出了TSR作用导致原油轻烃K1值升高的化学反应机理。据此,检验并修正了美国轻烃地球化学家Mango(1987)提出的轻烃“稳态催化反应”成因机理的适用条件,得到Mango本人的充分认可。此外,基于原油轻烃Mango参数K1值的恒定性(始终恒定在1.0左右)且其基本不受其它次生作用的影响,创新性地提出,轻烃参数K1值可作为指示原油遭受TSR蚀变的有效标志。由于原油轻烃气相色谱分析方法简单,K1值计算简便,且指标可靠,可大大简化以往判识原油TSR蚀变反应所需的繁复分析流程。 3、探索开发原油和烃源岩的轻烃地球化学信息,提出多项轻烃烃源判识指标,可有效地区分塔里木盆地寒武系与中-上奥陶统两套烃源的原油,为盆地内高过成熟油(生物标志物含量很低或无)的烃源判识提供了新依据。此外,将轻烃组成与生物标志物组合相结合,成功地解决了塔里木盆地重点探区混源油/混合油的油源判识和成藏问题,得到油田的广泛认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