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1月9日,2014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在人民大会堂隆重召开。我校校友、山东大学岩土中心李术才教授领衔完成的项目“隧道与地下工程重大突涌水灾害治理关键技术及工程应用”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
个人简介
李术才,1965年出生,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主要从事断续节理岩体力学特性和锚固机理及不良地质超前预报研究,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项目、973课题、国家杰出青年基金等国家及省部级项目10余项,企业委托国家重大工程项目20多项。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一等奖2项。
科学研究
李术才教授在裂隙岩体力学特性和锚固机理研究及不良地质超前预报方面取得了突出成绩,尤其在不良地质超前预报和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等方面做出了创造性贡献。研究成果成功地解决了三峡永久船闸中隔墩和闸室直立墙裂隙岩体深部变形的预测分析,结束了国内关于三峡船闸变形的争论。提出了我国海底隧道最小岩石厚度分析方法和体系,确定了我国第一条海底隧道厦门翔安海底隧道和第二条海底隧道青岛胶州湾海底隧道最小岩石覆盖厚度;首次提出了隧道前方含水量定性定量识别方法,研发了三套超前预报设备,在沪蓉西高速公路隧道群、青岛海底隧道、锦屏二级水电站、三峡翻坝高速公路、广州地铁等重大重点工程得到成功应用和推广,有效避免了重大工程灾害发生,在该研究方向处于国内外领先水平。
学生培养
有同学这样评价李术才教授,“在他身上,治学的严谨和为人处事的随和,形成了鲜明对比。他对待科研,诚恳严谨;待人接物,随和亲切。”
李术才常说:“人之成才,非一日功夫。”对待学生,就像对待神圣的科研,李术才没有丝毫的马虎和懈怠。在生活中,他和蔼可亲,像一个随和的大哥哥。学生们有什么问题都喜欢跟他交流。每年元旦,他还会邀请自己的研究生跟他们共度佳节,以此让这些出门在外的孩子感受到家的温暖。很多学生毕业后,对李术才的亲切仍难以忘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