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详情

返回
曹杰:从学生记者到专业记者
作者:校友办  发布时间:2012-04-19  浏览量:



作者简介:

曹杰,山东潍坊人,2002年9月在山东科技大学原工程学院就读专科,2005年9月以年级第一名的优异成绩升入泰安校区文法系法学本科,2007年7月以优异成绩考取华东师范大学研究生,现就职于上海交通大学党委宣传部。

曹杰在校期间,学习刻苦,成绩优异,曾多次获得优秀学生标兵、优秀学生干部、优秀通讯员和“明星学生记者”等荣誉称号。作为一名骨干学生记者,他先后在《齐鲁晚报》、《山东科大报》、科大网等媒体发表稿件数百篇,练就了过硬的写作本领,这为他以后深造、就业打下了坚实基础。

我在科大求学五年,度过了人生中最宝贵的青春岁月。这五年,也是我人生中最重要的起点。

2002年9月,怀揣着大学的梦想,我来到科大原工程学院。那时候感觉一切都很新鲜,然而过了一阵儿,就开始对学历和前途忧虑。大一的时候,我和班里的每个人一样,天天想着专升本,热衷参加学院里的各项学生活动,争取一切机会锻炼自己。 那时,我有幸进入工程学院广播站写报道。没想到,这成了我大学的“第二专业”。我像着了魔一样,天天写新闻稿,天天练笔,一天写好几篇,并不在意能不能发表。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董钦玲老师、彭军老师对我新闻写作的鼓励和带教。

有两个小故事让我记忆深刻。那时广播站里有一台方正电脑,软盘读写的,是写稿子的主要工具。每一篇稿件,先在稿纸上写好,然后利用下晚自习的时间,到那里录入电脑,把稿件存进软盘。把一周的稿件积攒好之后,再由一个负责人把稿件发到科大新闻中心。大学生活一般是“宿舍—教室—食堂—学生活动”,而我似乎变成了“上课—写稿—上课—写稿”。后来,那台老式方正“不堪重负”,终于停工了。没有了工具怎么办?只好下了晚自习,到离学校很近的一个网吧里,把写好的新闻录入进去。在网吧里,我比较“另类”,别人都在打游戏或看电影、聊天,而我却拿了一堆稿纸录入新闻稿,当我回到宿舍时,室友都洗漱睡觉了——这持续了一个学期,直到办公室买来一台新电脑。

另外一个故事与《人民日报》有关。记得那时候广播站里有70、80年代《人民日报》的合订本,都已泛黄。这便是我学习新闻的教材,我把它们视若珍宝。每到中午吃好中饭,在其他同学睡午觉的时候,我独自一人在教室里,一篇一篇地翻看、学习、模仿。就这样,借助陈年的报纸,我有了新闻写作的基础。这一段积累特别重要,它使我对文字有了更热烈的感觉,也使我迅速成为学生记者的骨干,再到后来成为《山东科大报》的“名星学生记者”。

转眼到了大二下学期,开始准备专升本考试。本以为写新闻耽误了好多时间,会考不上,自然是夜以继日地学习、补课,后来没想到却考了年级第一名。升入本科后,当我高兴得还没缓过神来时,身边的同学已经开始准备考研了。我也跟着加入考研的大军。考研的日子很苦,苦得只记得寒风中踽踽行走的影子。早上六点起床,白天除了中午睡一个小时,便是疯狂地记诵、做题和练习。晚上11点半回到宿舍,再用小手电筒在被窝里看书。这样的日子,其实已经忘记自己,心里只有一个坚实的梦想。数不清过了多长时间,只知道在春天里,收到了华东师范大学的录取通知书。

记得在我研究生入学以后,吴德运大哥给我提了个醒:“写新闻没用,读研的时候多学点专业课”。然而,这个提醒并没有起多长时间的作用。有一天,我抱着一堆在科大发表的稿件,禁不住来到师大宣传部找“娘家”,继续写起了新闻稿。当然我的专业课也没有落下,只不过,研究生期间有更多自己可以支配的时间。读研期间,我出版了3本书,发表了10几篇论文,还通过了司法考试。与这些相比,我觉得在宣传部的付出更难得。成篇成篇的消息和通讯刊登在师大报上,大量的稿件在新华网、《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中国青年报》、《解放日报》、《文汇报》等媒体上发表。毕业的时候,我能够留在上海交通大学任职,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我在新闻之路上的积累。

在工作的过程中,我经常会想起母校的培育,母校的恩师,以及青春岁月里的万千故事。每每如此,便有无限感慨沉淀于心。我是一个很平凡的人,如果有什么可以跟学弟学妹分享的,那就是不曾在需要奋斗的日子里,虚度光阴;不曾在命运不济的岁月,掷逐梦想;不曾在挫折逆境中,低下了头。

科大岁月,一生的铭记。感谢文法系马福泉书记、张学银主任,郭涛林书记,刘辉老师和江峰老师,感谢所有有恩于我的良师益友。

最后,祝愿母校各项事业蒸蒸日上!祝愿恩师身体康健,事事顺利!祝愿学弟学妹学业有成,实现梦想!(文:曹杰 责编:孙善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