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文章详情

返回
山东科技大学前8个月科研计划与合同经费达1亿8千余万元
作者:校友办  发布时间:2012-09-07  浏览量:

9月5日,记者从副校长刘新民主持召开的科研学科工作例会上了解到,截止到8月31日,山东科技大学2012年科研立项共计738项,计划与合同经费18138.1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9.8%;实到经费10484.9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0.3%。

今年前8个月,学校纵向科技类项目申请37类共计652项,立项199项,计划经费5552.9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12.3%,其中国家级项目58项,计划经费3859万元,省部级项目71项,计划经费1053.5万元,厅局级项目36项,计划经费271万元;纵向人文社科类项目申报18类共计210项,立项99项,计划经费79.04万元,实到经费76.74万元;新签横向合同440项,合同经费达12506.21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2%,实到经费达8389.241万元,比上年同比增长6.3%。

会上,科研处处长韩作振总结了学校前8个月的科研工作。前8个月,除科研立项及经费有新的突破外,在项目管理、科研奖励、知识产权、科技合作与交流、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及人才培养、专家及人才推荐、制度落实等方面都取得了明显成效,特别是1项国家奖通过专家评审、国家自然基金项目立项数量和经费继续保持稳步增长、纵向项目立项计划经费数大幅提升、科技创新团队建设取得新进展等4项工作成为上半年科研亮点工作。

在总结前期工作的基础上,会议提出了学校下一步科研工作思路,部署了本学期的主要工作。下一步科研工作思路是:落实第十五次科技大会精神,充分认识科技工作的重要意义,抢抓国家实施中长期教育、科技、人才发展规划的机遇,大力实施科技创新团队支持计划,进一步凝练 “一黑一蓝”的学科特色,扩大科研规模,提高科研层次,促进科研发展,推动学校在服务国家战略中形成和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名校工程为契机,细化配套措施、落实目标责任,自我加压,迎难而上,在一些涉及学校发展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上实现新的突破。关于本学期的工作,主要有,做好2013年度国家级项目申报准备工作;做好高水平科技奖励申报工作;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加大对发明专利的扶持力度;推进产学研合作,争取更多的大型横向科研项目;继续实施科研创新团队、杰青支持计划;开展校级科研机构改革试点工作;适时调整相关政策,加大对高水平科技论文的奖励力度等。

会上,学科办主任李家祥从10个方面总结了学科办2012年上半年及暑假工作,一是组织相关学院申报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二是组织学科建设先进表彰工作,三是开展2011年度省重点实验室年度报告填报和2012年绩效考评,四是组织申报山东省集中建设重点实验室,五是组织山东大型科学仪器设备协作共用绩效考评,六是组织教育部科学研究基地申报,七是开展山东省软科学研究基地验收评估,八是开展2012年青岛市工程研究中心(工程实验室)认定,九是开展青岛市重点实验室申报、统计及重点项目征集,十是开展青岛市大型科学仪器协作服务先进机组、个人申报。

目前,学校学科建设的主要工作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建设,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申报,教育部“十二五”国家重点学科遴选申报,已有各级各类省部级及以下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软科学研究基地、人文社科研究基地的建设与考评工作。会上,学科办负责人还就重点学科建设平台建设经费管理办法、各类学科平台的申报渠道与时间、重点建设平台材料的填报等情况进行了说明。

刘新民充分肯定了学校上半年科研及学科建设工作取得的成就,要求大家抓住“两个主题”,实现“三个突破”,解决“四个关键问题”,把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不断推向深入。“两个主题”,一是围绕“一黑一蓝”定位,积极组建各类创新团队,协同创新,大力推进“合纵连横”战略,二是积极整合全校现有资源,拾缺补漏,大力推进各级各类平台申报和建设工作;“三个突破”,一是非煤领域,二是行业重大课题,三是国家专项;“四个关键问题”,一是领先的研究领域,二是公认的学科带头人,三是良好的运行机制,四是宽松的工作环境。刘新民强调,面对新的形势和任务,要抢抓机遇,乘势而上,主动出击,突出重点,加强协作,强化科研与学科内涵建设,提升我校的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全面推进我校科研与学科建设工作的新跨越。(记者:信永华 责编:颜凤)